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 go 回复: 1 | 浏览: 1022 |倒序浏览 | 字体: tT

Rank: 1

妈豆
10  
宝宝生日
 
积分
楼主
发表于 2013-6-9 23:18 |只看该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发短消息 | 加为好友 | 字体大小: tT
  最近 ,微博上南京一对母子合照在网上引起了阵阵波澜,因为母子合影 更似情侣,母亲面容清新亮丽,看起来不到30岁,网友更是把她 称为“不老仙妈”。在感叹仙妈年轻的面容同时,你会不会惊呼: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啊?国内顶尖整形专家北京金燕子整形梁医生为您解读减龄整形术。
7 y, x0 j% e7 o; b4 y- |
! H0 }) a- b- y6 h8 T! z/ B  m  梁医生表示,人面部之所以会衰老,主要是皮肤和脂肪容易下垂、松弛造成的,而皮肤和骨骼粘合紧密的位置由于骨骼不会变形,因此松弛程度较低,比如鼻子,由于皮肤和鼻骨之间没有多余的脂肪,因此不容易发生松弛,面部其他位置的整形也都是利用这个原理,比如以下几种:; ?$ H4 H# z$ |. m

$ \; I% W0 T1 ~- @  一、去眼袋- o( Q$ G( O0 q3 d
( t: ^9 _- [: K
  梁医生表示,眼袋实际上是一个根系较深、主体游离的脂肪团,随着年龄增长,会有一定程度的外溢和松弛、下垂,无论是何种手术方法,都是通过消除脂肪的目的来去眼袋的,但传统去眼袋技术比如外切法,需要在眼睑边缘沿着睫毛生长方向做一个切口,之后将眼轮匝肌切开,将脂肪团拉出后剪除,因为肉眼难以观察到全部脂肪,更不可能精确到细胞的层面,而残留的脂肪细胞体积变大,会形成新的眼袋,从而抵消了手术效果。对此,梁医生推荐超声波去眼袋技术,就是利用超声波共振原理将眼袋脂肪震碎液化,再经由人体自身循环代谢系统吸收和排出体外,因为超声波的共振频率被调整到和脂肪细胞相同,因此不会损伤无关组织,避免了留疤、感染、出血、水肿等问题,且脂肪消除更加彻底,避免了复发的风险。/ }- }( B' `$ x3 d9 t- d
$ f0 ?( A; H2 F  W5 W; I9 k
  二、去法令纹
. x! ?/ M3 A7 P6 f( z5 \( ^. v- K' C
" ?4 U2 H# r" m$ s5 g5 V3 x$ @  很多人以为法令纹是由于鼻子两侧皮肤和脂肪萎缩、凹陷造成的,实际上,法令纹之所以看起来这么明显,其上方多余的脂肪也起到了很大作用,尤其是脂肪下垂、松弛的时候,整个面部都显得衰老和没精神,而一般消除法令纹的技术强调填充,就是将玻尿酸或者其他填充物注射到法令纹下方,这种方法可以短期缓解皱纹,但长期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,因为填充后皮肤和骨骼的距离更大,必然加重皮肤的松弛下垂,对此,梁医生推荐超声波技术,利用超声波共振原理将法令纹上方的脂肪消除,通过一个针孔将其引流出来,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。* F4 T2 U: S8 Q, P

6 `/ H* b5 b& b( {6 w. T9 t1 ]  三、瘦脸、去双下颏' ~% X  H2 A/ C/ P2 r7 B- e

! ^/ V1 U6 ?8 c  人体皱纹有很多种,面部除了保证肌肉运动范围的运动性皱纹外,还有地心引力造成的重力性皱纹,比如双下颏或者两腮处下垂形成的褶皱,十分难看,而传统拉皮技术需要在额头发际线位置做切口,将面部皮肤直接提拉上去,对人体损伤较大,对此,梁医生表示,提前使用超声波消除下颏以及腮部多余脂肪,是此类皱纹的预防之道,脂肪没有了,皮肤自然不会下垂。
$ S9 t# w  _' P/ C# f
: B. `: s2 }2 i" \% |8 V5 Z& U# R  但这种方法也并非完美,梁医生表示,作为国家专利技术,目前只有重庆超雅、北京金燕子可以进行超声波手术,异地的求美者可能需要乘车、乘飞机等前往。% x& D$ ^; e& ^( J( N, Y) X. k
3 S3 H( g* r  d
c1f92cj77y! h7 v: f: C' ]8 E1 s3 x. x

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
逆龄仙妈不老神话 hold住青春要趁早
快速回复

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:4406043011553公安机关备案号:44010602000119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    版权保护投诉指引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6]7051-1702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举报邮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:kf@mama.cn